行測我認為比申論的能把握性更強,畢竟申論主觀性太強,包括你自己的主觀性和判卷的主觀性。行測考60多分沒有競爭力,我研究生同學純裸考60多的很多,70多的也有。雖然我考了多次,最終也沒有過80,但我覺得我還是有些經驗的。
要盡早準備,充分準備。相對面試來說,筆試更有確定性,盡可能考到最高的分數。不要只盯著分數線,這樣進面也沒有多少優勢。
我的分數不算高手,但我的經驗和對考試的理解不少??偨Y一下,我就是刷題刷出來的,不過不要一道題做十遍八遍?,F在讓我做近三年的國考卷子,十分鐘我能做完,因為答案都已經背住了,意義不大。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說的知識點。題要廣泛做大量做,目的不在于某道題,而在于題目蘊含的知識點和做題的感覺。后者聽起來比較玄乎,至少保證前面的知識點能充分掌握吧。
對于志在高分的人來說,五六十分經過學習,想保持60分,相對比較簡單。60想上70,會是最艱難的一段。熬過去到了70,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習慣和節奏,分數就不會輕易下來了。80分是我的夢想,可能自己沒有那種天分和運氣吧。常識-言語-判斷-數量-資料,5個模塊,每次考試總有三四個模塊做得很好,又和一兩個模塊把總分拉下來,導致總分就在那個區間徘徊。
行測135道,題目多時間緊。希望大家在學習知識點的時候一定要扎實,不要存僥幸心理,實在搞不明白的要多問,再努力一把。第一次國考前,每天我會做3套行測,早上7點多點做一套,對對答案抽根煙,10點做第二套,晚上再做一套。先做對應考試的真題,再做其他省份的真題,實在沒真題做了,再做模擬題。模擬題質量參差不齊,抱著糾錯的態度做模擬題。
在企業工作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至少保證做一套行測,如果題目少,像120題做的又快的話,一晚上會做兩套。上下班的地鐵上會用刷題軟件各做一套圖推和一套言語。因為數量、邏輯、資料等不方便打草稿。
一直以來我對答案都不太認真,往往只看自己的錯題。對的題哪怕是蒙對的,答案也不想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