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觸的面試體系,是五大題型。
(1)自我認知。
考察考生對自身以及崗位的認識,由于這種題型會涉及考生本身的基本信息、經歷等,在純結構化面試中基本沒有。我準備的很少。
(2)人際溝通。
主要考察你和誰誰誰出現了人際矛盾,如何處理。我一般就是說四點:第一,分析一下題目中的情況,不處理會有什么影響或者處理好了有什么意義;第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矛盾;第三,解決矛盾的做法;第四,總結一下,主要說處理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或者展望未來等等。
(3)組織管理。
讓你搞一個演講比賽,你怎么組織?活動的形式多樣,但機關里面常搞的活動大類不超過10個,如比賽、晚會、會議、調研等。這種題型我說兩點。
第一,要有骨架。我主要使用的骨架包含3個部分:先說背景意義,從大向小落到這個活動上;再說具體實施籌備的幾個重點;最后總結一下。在中間的重點方面,我基本沒有按照“事前(人財物地時)——事中——事后”的套路說。在自己總結理解這類題型的基礎上,我會說至少5點,每點一條,主體(誰來做)——客體(針對誰)——方式(用什么方法)——內容(講什么內容)——效果(怎么樣讓工作人員和對象都能積極主動參與進來)。
第二,要有針對性。所有的活動都可以使用同一個骨架,但是里面的重點部分要突出這個題目里活動形式的個性。搞個戶外的活動或者比賽,一定要注意安全問題;搞個調研,肯定很多人會說用調查問卷,一定要保證收上來的數據是真實的有效的;搞個宣傳,一定要保證形式是多樣的。等等。
(4)應急應變。
這類題目我一般是三步走:第一,分析出現緊急情況帶來的消極影響;第二,基本按時間順序,按部就班的解決;第三,總結、展望。
(5)綜合分析。
對于現象類,一般是四步:第一,分析背景;第二,分析原因;第三,講對策;最后,總結。
對于觀點類,一般是四步:第一,分析這句話的意思;第二,說這句話的意義;第三,舉個例子;最后,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