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班思維的謬誤和機關思維。
一、題目問你具體工作怎么做,培訓班思維往往是先戴帽子談意義多么偉大。
我覺得這是培訓班思維中最常見的錯誤。我問你怎么煮飯,你卻跟我說煮飯有多么重要,挺傻的。
機關思維:
直接說怎么做就行了。要戴帽子,也是說,這個工作關鍵是要做到。。。重點內容是。。把握什么原則。。
也就是開頭的時候可以說個提綱挈領的東西,直戳重點,簡潔有力,然后,具體來說一二三。這樣才是真正的干工作。
我把計劃組織,人際關系,處理群體性事件等統稱為工作一類。
因為許多考題也把這些都雜糅在一起,不好區分,不好單獨地套模板。平時工作這些都沒怎么區分過。
最終目的就是:事情辦好了,領導、同事等人際關系也處理好了,群眾也滿意了。
然后答題就是思考怎么把事情處理好了,人際關系也處理好了,群眾也滿意了。
不能兼得就先解決重要問題。
二、培訓班思維,沒有弄清自己的級別權限,把領導該干的事情給干了。(除非題目中定位你就是領導,或者領導讓你全權處理,那就另當別論了)
舉例:一個搶險救災的應急應變題目
培訓班答案往往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穩定情緒,我覺得是沒弄清自己的級別權限。
應該是先了解情況后,跟領導請示匯報才對。
至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一線指揮,安撫群眾情緒,那往往是一把手干的事情。
你趕到現場,也是做輔助工作而已,一般是后勤和聯絡工作。
如果按照培訓班那么去回答,估計考官心里會笑:你算老幾?跑到一線指揮,跟群眾握手去了?
機關思維:
一般要多請示多匯報,讓領導來安排你的工作;有好想法也要先征得領導的同意才去做,否則領導會覺得你目中無人,會非常生氣;
瑣碎小事、顯而易見的小事就不用請示匯報了,否則領導會覺得你能力太差,人太煩了;
配角就做好自己的輔助工作,一般不要去干主角的事情。
三、培訓班思維,做工作(計劃組織題)一律事前中后,加后勤保障。
這個太模板化,而且幾乎每個工作都有后勤,這些都有點廢話的意思,不是考官想聽的。
機關思維:
先摸清基本信息,請示領導,搜集文件資料,聯系。。部門,確定工作的對象,內容,方式。
我認為,考官想聽的,就是工作的對象,內容,方式。而后勤、寫工作總結報告,存檔備案一般是次要的,一句話帶過即可。
------------------------------------------------------------
面試經驗:
一、說自己熟悉的事物,避開陌生的事物。即使是陌生事物也想辦法往熟悉事物上引。
二、反復念繞口令、文殊心咒等鍛煉舌頭,可讓嘴笨者的口才在短短幾天內迅速增強(可治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