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措施:
(一)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積極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推動能源清潔低碳高效利用,推進工業、建筑、交通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完善能耗“雙控”管理制度,推動綠色低碳技術重大突破,逐步提升生態碳匯能力,完善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體系。
(二)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創新培育新的產業支撐、打造新的發展引擎。培育壯大科技創新主體。全面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研發投入后補助等科技惠企政策。支持企業與高校共建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在產品研發、技術攻關等方面開展合作。爭創國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和技術創新中心。持續提升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載體效能。
(三)推動招商、投資和項目建設。堅持“項目為王”導向,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包聯重點項目和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等機制,加強要素供給專項考核,在爭取省補資金、財政貼息等下足功夫,充分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以高質量投資和項目建設推動新型材料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圍繞新型材料產業鏈進行招商,在延鏈、補鏈上下功夫,開展產業鏈招商、精準招商、以商招商,將秦皇島的發展優勢宣傳、推介出去。
(四)強化要素保障支持。加強土地資源保障,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優先保障納入重點保障的項目用地需求。鼓勵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彈性年期方式供應工業項目用地。鼓勵企業退城入園、搬遷改造。在符合規劃、不改變用途的前提下,現有工業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建立完善工業用地退出機制,依法盤活利用低效閑置土地,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強化要素保障和高效服務,落實減稅政策,鞏固降費成果,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產業鏈做好金融服務,實現精準對接、全程介入,增強銀行支持主導產業鏈發展力度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