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項目建設的環境保護堅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各部門共同采取措施,對污染進行聯合防治,以達到國家及地方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標準和規定。
設計中盡可能選用無污染或污染少的先進工藝及生產線設備。嚴格遵照“三同時”原則,凡本項目中所涉及的可能產生污染物的工藝過程及設備,均采用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理,使其達標。
項目擬建地點周圍大氣及土壤的環境現狀良好,有一定的環境容量。
項目建設期環保措施:控制生態影響的初步方案,為減少建筑物施工時生態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擬定施工方案時工程建設單位為本工程的棄土制定處置計劃,應按規定地點處理棄土,并不定期的檢查計劃執行情況。施工中遇到有毒有害廢棄物應暫時停止施工并及時與地方環保、衛生部門聯系,經他們采取措施后才能繼續施工。為了減少工程揚塵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建議施工中遇到連續的晴天和刮風的情況下,應在棄土表面上灑一些水,防止揚塵。工程施工者應該按照棄土處理計劃,及時運走棄土,并在裝運過程中不要超載,裝土車沿途不得灑落,車輛駛出工地前輪子上的泥土應去除干凈,防止沿程棄土滿地,影響環境整潔。同時施工者應對工地門前的道路環境實行保潔制度,一旦有棄土、建材灑落應及時清掃。
控制噪聲影響的初步方案:為了減少施工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工程在居民點200米的區域內,不允許在晚上十一時至次日上午六時內施工,同時應在施工設備和方法中加以考慮,盡量采用低噪聲機械,對必須在夜間施工又可能影響居民環境的工地,應對施工機械采用降噪措施,同時也可在工地周圍或居民集中地周圍設立臨時的聲障之類的裝置,以保證居民區的聲學環境質量。由于項目施工區為工業區,周圍都是企業工廠,幾乎沒有居民居住,所以不會造成很大影響。根據噪聲功能區劃定,本項目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規定的一類標準。對噪聲較大的機具設備,要采取消音、隔音和減振措施,以減少機具和設備的噪聲污染。
控制生活垃圾污染的初步方案:工程施工時,施工人員的食宿將安排在工作區域內。這些臨時住宿地的排水和生活廢棄物,應妥善處理,集中收集送至城市垃圾處理站一并處理。
控制水污染的初步方案:對于施工中的沖洗廢水,建議在施工現場設置臨時廢水沉淀池一座,收集施工中所排放的各類廢水,廢水經沉淀后仍可作為施工用水的一部分重復使用,這樣既節約了水資源,又減輕了對地表水環境的污染。
廠內環境質量保證:由于本項目原材料無任何環境污染,因此廠區環境按公司相關后勤管理制度執行即可,保證廠區干凈、整潔。
項目環保情況:項目建成后所產生的污染物排放:生活污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滿足經濟技術開發區聲環境質量要求。無COD、SO2、NH3-N、NOX、VOCS、重金屬、煙粉塵、危險廢物的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