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李悝變法
?。?)年代:戰國(魏國魏文侯時期)。
?。?)概述:李悝變法是指戰國時期魏國的魏文侯當政時,任用李悝為相進行的變法改革。李悝變法極大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魏國因此而富強。
?。?)要點:李悝變法是中國封建社會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變法,李悝編制的《法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
2. 商鞅變法
?。?)年代:戰國(秦國秦孝公時期)。
?。?)概述:商鞅變法是戰國時期秦國秦孝公當政時進行的變法改革。商鞅自衛國入秦,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斗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后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要點:廢井田、開阡陌,推行縣制,軍功爵制,連坐法。
3. 北魏孝文帝改革
?。?)年代: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時期)。
?。?)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稱孝文漢化,是指在南北朝時期北魏孝文帝在位時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是漢化運動。孝文漢化緩和了階級矛盾,為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要點:推行均田制和戶調制,變革官制和律令,從平城遷都到洛陽,改易漢俗。
4. 王安石變法
?。?)年代:北宋(宋神宗時期)。
?。?)概述:王安石變法亦稱熙寧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由于三冗危機(冗官、冗兵、冗費)而最終形成的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王安石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后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但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于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要點: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輸法、保甲法、將兵法、保馬法等。
5. 張居正改革
?。?)年代:明朝(明神宗時期)。
?。?)概述:張居正改革是萬歷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為挽救明王朝,緩和社會矛盾,在政治、經濟、國防等各方面進行的改革。張居正在政治上創制了“考成法”,整頓吏治,并加強中央集權制;軍事上進行了完善部署,基本上肅清了多年以來一直困擾明廷的“南倭北虜”的邊患;經濟上推行“一條鞭法”。通過一系列的改革,國家財政收入增加,邊境安寧,萬歷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興”的景象。
?。?)要點:考成法、一條鞭法。
6. 洋務運動
?。?)年代:晚清(19世紀60—90年代)。
?。?)背景:太平天國運動和第二次鴉片戰爭雙重打擊下,清政府內外交困。
?。?)目的:“師夷長技以自強”,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口號:前期“自強”;后期“求富”。
?。?)指導思想:“師夷制夷”“中體西用”。
?。?)主要內容:
?、佘娛鹿I: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上海)、福州船政局。
?、诿裼霉I:上海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湖北織布局、漢陽鐵廠。
?、酆\姡夯I建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中央成立海軍衙門。
?、苄率浇逃簞摿⒕熗酿^,舉辦新式學校,派遣留學生出國。
7. 戊戌變法(百日維新)
?。?)年代:晚清(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
?。?)背景:中日甲午戰爭后,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紛紛在各地開設租界,搶奪資源,使中華民族進一步覺醒,出現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愛國主義救亡高潮。
?。?)性質: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內容:
?、俑母镎畽C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
?、诠膭钏饺伺d辦工礦企業。
?、坶_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
?、軇撧k報刊,開放言論。
?、萦柧毿率疥戃姾\?。
?、蘅婆e考試廢除八股文。
?。?)結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